1940年初冬时节炒股平台,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掠过沂蒙山区,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剧烈摇晃,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。在山东临沂市东盘石沟村的一间低矮土坯房里,方大娘正忙着为几位八路军战士准备热食。这些年轻战士已经连续几天没吃上一顿像样的饭了,此刻正围坐在一张斑驳的木桌旁,狼吞虎咽地喝着大娘熬煮的小米粥。
屋内虽然简陋,却洋溢着温暖的气息。土灶里的柴火噼啪作响,跳动的火苗将整个屋子映照得通红,驱散了冬日的寒意。战士们冻得通红的脸庞在火光映照下渐渐恢复了血色,他们一边喝着热粥,一边发出满足的叹息。大娘,您这粥真是太好喝了!一个年轻的战士由衷地赞叹道。方大娘站在灶台边,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,但细心的班长却发现,她的眼神中似乎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忧愁。
展开剩余78%班长突然放下手中的粗瓷碗,盯着碗里所剩无几的米粒,脸色渐渐变得凝重。大娘,这小米......他欲言又止,声音中带着颤抖。其他战士闻言也纷纷放下碗筷,困惑地面面相觑。屋内原本温馨的气氛瞬间凝固,只剩下灶火燃烧的细微声响。
方兰亭,这位1898年出生于临沂的普通农家妇女,在20岁时嫁给了同村的周振苍。虽然生活清贫,但夫妻二人相濡以沫,感情甚笃。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,方兰亭开始秘密为共产党担任地下交通员。然而好景不长,在一次执行任务时,周振苍不幸被日伪军逮捕。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,这个山东汉子宁死不屈,最终壮烈牺牲。得知丈夫牺牲的噩耗,方兰亭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,望着墙上丈夫的遗像,泪水无声地滑落。屋外呼啸的寒风仿佛也在为这位坚强的女性哀鸣。但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方兰亭深知个人的悲痛必须让位于民族大义,她擦干眼泪,继续投身革命事业。
1940年的冬天格外寒冷,日寇为了切断八路军的补给线,疯狂掠夺百姓的粮食。方大娘的家成了八路军的临时驻地,她看着这些年轻的战士们每天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周旋,回来时个个面黄肌瘦、疲惫不堪,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。可是她自己家里也早已断粮多日,实在拿不出更多食物来招待这些娃娃兵了。无奈之下,方大娘只能挖些野菜、草根,煮成稀汤给战士们充饥。但这些粗糙的食物根本不能满足年轻战士们的营养需求,有些人走路时都摇摇晃晃的。方大娘看在眼里,疼在心上,多么希望能变出一桌丰盛的饭菜啊!
一个寒冷的清晨,方兰亭的小女儿周庆兰饿得直哭。方兰亭强忍泪水,轻声安慰道:小兰乖,跟娘上山给八路军叔叔挖野菜去。母女俩踏着晨霜在山路上艰难前行,可寒冬腊月,山上早已被饥民们挖得寸草不生。方兰亭望着荒芜的山野,心中充满绝望。就在这时,她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......
没过多久,方兰亭带着一袋小米回到了家中。她立即生火熬粥,当香喷喷的小米粥端上桌时,饿了好几天的战士们眼睛都亮了起来。他们迫不及待地大口喝着热粥,屋内一时间只剩下呼噜呼噜的喝粥声。班长突然放下碗,疑惑地问道:大娘,小兰怎么没来吃饭?方兰亭闻言身子一颤,强作镇定地岔开话题:你们快趁热喝......其他战士也察觉到了异常,纷纷放下碗筷。在众人的追问下,方兰亭终于崩溃大哭,道出了实情:为了给战士们换粮食,她忍痛将小女儿送给了别人家......
战士们听完都惊呆了,屋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。突然,这些铁血男儿扑通一声齐齐跪地,朝着方兰亭重重地磕头,泣不成声地喊着娘啊。班长立即跑去向首长报告,很快,首长就带着战士们凑钱赎回了小兰。当小兰重新回到母亲怀抱时,方兰亭的泪水打湿了女儿的衣襟。屋内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,这顿来之不易的饭,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香甜。
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,沂蒙山区涌现出无数像方兰亭这样的红嫂。她们把最后一口粮食留给八路军战士,把最温暖的关怀送给这些兵儿子。一声声娘的呼唤,承载着军民之间最深厚的情谊。正是这些普通人的无私奉献,才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